发挥我省突出优势 大力抓好冬季农业开发
时间:2005-11-02 00:00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冬季农业是我省农业生产中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一造。抓好冬种生产是实现明年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谢悦新厅长近日在我厅召开的传达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心组学习会上,强调要充分发挥我省冬季农业的突出优势,把冬种生产作为我省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一造来抓,努力扩大冬种面积,切实提高冬种效益。
为了做好今年秋冬种工作,农业部最近在河北省市召开了全国秋冬种工作会议,范小健副部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正确分析当前粮食生产和秋冬种所面临的形势,总结交流近年来抓粮食生产尤其是秋冬种工作的主要经验,进一步明确做好秋冬种工作的思路,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力争今年全国秋冬种作物总面积达到6.9亿亩,比上年增加2000万亩以上,其中粮食面积要增加400万亩。会议特别提到广东、广西、海南、湖北、四川等南方地区冬季光温水资源丰富,近几年来冬季农业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增产增收模式。要求今年南方各省要进一步重视冬季农业开发,充分利用冬闲田,扩种冬玉米、马铃薯、杂粮、饲料和绿肥等作物,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农业部全国秋冬种工作会精神,结合我省的实际,今年我省冬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增粮、扩菜、提质、增效”的方针,稳定和扩大粮食面积,突出区域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明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力争全省冬种作物面积达到1330万亩,比上年增加50万亩以上。其中粮食作物370万亩,蔬菜面积780万亩,分别比今年春收增加14万亩和27万亩,重点扩大优质马铃薯、甜糯玉米和冬种北运菜生产。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力以赴,组织、指导抓好今年冬种生产。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今年早造我省遭受严重干旱和洪涝双重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损失比较大。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今年冬种生产,要求各地务必抓好今年冬种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各级农业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把秋收冬种生产作为中心任务来抓,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全力以赴,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通过政策指导、信息引导、典型示范、技术推广和产销协调等,全面落实秋收冬种措施。
(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冬种是我省最具有特色的一造,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选准主导产品,积极推进规模化、区域化特色冬种生产。今年冬种特色农业工作的重点:一是抓传统特色产品的挖掘、改造和提升,如北运菜、冬玉米、冬种蕃薯等;二是抓新兴特色农业的培育、扶持和壮大,如出口马铃薯、特色蔬菜;冬种优质瓜果、花卉;冬种产品的精深加工等,力争冬种特色农业取得明显成效。
(三)推广科技,加强示范。一是大力推广冬种生产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总结、示范、推广无公害与标准化生产、育苗移栽、地膜与稻草覆盖、病虫鼠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推广加工保鲜技术,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二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活动。测土配方施肥是建设绿色广东和节约型农业的措施之一,我厅成立了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组,全省2个国家级示范县、16个省级重点县和17个市级重点县要积极开展示范,为全省推广积累经验。三是加快冬种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加强冬种作物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在冬种北运菜区、加工菜区、马铃薯主产区、玉米主产区选择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产业发展基础好的重点县市,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实现良种、成套技术规程、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努力提高冬种产品质量水平。
(四)发挥职能,做好服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冬种产销服务工作。一是做好信息服务。认真开展省内外市场调查,及时发布农产品价格、需求信息,科学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品种;及时准确发布气候异常变化信息,指导农民做好防旱、防寒等工作。二是做好技术服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把各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落实到户。三是做好农资服务。在保证种子总量供应的同时,突出抓好种子质量;在协调保障冬种生产所需生产资料供应的同时,集中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协调水电、金融等部门做好冬季农业用水、用电、信贷工作服务。四是做好营销服务。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和扶持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运销软硬环境建设,推动建立冬种产品运销联合体,促进产品的运销服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搞好产销衔接,力争在冬种前落实一批订单,做到以销定产。通过举办产品推介会等多种形式,提高我省冬种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冬种生产效益。
(五)培肥地力,夯实基础。因地制宜扩大专用和兼用绿肥作物种植面积,广积有机肥料下田,以提高地力。广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动员和组织群众对冬闲田进行犁冬晒白,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地质量,为夺取明年农业生产的丰收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