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村信息中心开班培训基层农业网站管理和技术人员
由广东省农村信息中心主办的“农业网站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班”(共两期)分别于 4月17日-19日和4月24日-26在日省农业厅召开,109位来自各地基层农业网站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班。培训班采取了授课与上机实践相接合的方式,系统地讲授了网站建设、维护基础(网站的整体架构、网络维护、网页制作等基础知识)和信息采集、编辑基础(网络信息采集、网络新闻、专题、图片编辑等基础知识)。
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是农村信息化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农民来讲,如何及时获取准确、实用的信息,是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也是他们对农村信息化内涵的全部理解。而各级农业网站管理和技术人员正是这种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是保障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这正是广东省农村信息中心开办该次培训班的初衷。
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张锦生副处长在培训班上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广东省农业信息化覆盖面形成了以珠三角为中心的经济发达地区,粤东、粤西和粤北为代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次发达地区的辐射型经济地理分布梯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已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信息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对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着迫切的需求,农业信息化前景广阔。但我省农业信息化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各级财政没有农业信息化专项资金扶持,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人口基数大,基础差,农业信息化工作难度大。二是中央及省级财政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滞后。三是人才缺乏,基层农业信息服务队伍薄弱。四是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广度和深度不够,信息服务手段创新不足,“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五是地区间发展差距大,新的数字鸿沟日趋突出。
省农村信息中心黄建民主任在培训班上指出,“十五”期间我国在涉农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2000年,我国涉农网站2200家,2005年我国涉农网站已达到6389个;各涉农专业网快速发展;我省也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厅要求强化农业信息化,继续完善广东农业信息网络和信息平台,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网络向农村基层延伸工作,实现网络进村、信息入户。黄建民主任要求各学员充分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多实践多练习,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交流,共同提高,使各基层农业网站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广东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总体发展需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和谐广东,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和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的任务之一。今后,广东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产业;强化农业信息资源库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和丰富农业信息资源;推进和完善农业电子政务建设,加快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向基层、农村延伸步伐,实现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健全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组织和队伍,培养一批既懂农业、懂信息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现代农业信息复合人才;以实施国家“金农”工程为契机,“十一五”期间达到省、市、县(区)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覆盖率100%,镇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覆盖率80%,管理区(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覆盖率40%以上,农村信息员5万名,基本建立起我省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