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厅服务基层办实事 驻村工作结硕果
时间:2007-02-25 00:00
来源:排头兵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2006年,广东省农业厅派出的第二批“十百千万”驻村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的部署,按照厅党组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服务基层为己任,扎扎实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全心全意为驻点村办实事,为农民群众谋利益,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驻紫金县蓝塘镇留塘村工作组,被省委评为“先进驻村工作组”,被河源市委评为“标兵工作组”。两个驻村工作组的组长刘胜敏(驻紫金县蓝塘镇留塘村)、黄好传(驻信宜市镇隆镇德乔村)同志,都被省委评为“优秀驻村干部”。
驻紫金县留塘村工作组,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厅机关各处室、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强班子建队伍、攻弱项打基础、讲科学传技术、重民主促和谐、抓生产谋发展”的工作思路,与驻点村“两委”干部同心同德谋事业,齐心协力抓落实,使驻村经济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针对党支部建设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协助镇党委调整充实了党支部骨干。采取谈心交流,组织参观学习,跟踪指导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村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决策水平。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他们在深入调查研究论证后,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协助村班子制订了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将《建设规划》制作成电脑彩图竖立在村委办公楼前,使每个村民都能形象直观地了解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积极主动抓好村公共设施建设,筹措35万元新建了384平方米村委办公楼和配套设施,筹资83万多元为村小学修建了校门、围墙、操场,购买了260多张课桌、7张讲台等教学用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抓好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建设,投资90多万元,加固了三个蓄水山塘,修建了4000多米“三面光”排灌渠道,初步解决了400多亩荒地的灌溉问题。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举办了8期800多人参加的种植技术培训班,印发了5000多份技术资料,为农户提供了20多万元的各类良种,还引进了2家农业龙头企业,确保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去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达3700多元,比2005年增长12%。
驻信宜市德乔村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张德江同志2005年3月29日视察德乔村,提出的“要把德乔村建设成为信宜市、茂名市乃至全省的示范村”的指示精神,着力在解决群众住房难、用水难、行路难、看病难等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上下功夫,在招商引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茂名日报》以“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把德乔建成全省示范村”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为彻底改善村民的住房条件,省扶贫办安排了47万元资金,对该村100户危房户进行了扶持,目前大部分农户已建好新居。在省和当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筹资68万元,对全村13条共4.5公里的村道进行硬底化建设。针对该村水利设施陈旧、建设滞后,300多亩良田无法进行冬种生产的实际情况,由省农业厅、省扶贫办投资100多万元,对该村北风垌水利设施建设进行全面综合治理,第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群众参保率由2005年的80%提高到了100%。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先后引入了毛纺厂、玩具厂和凉果厂,创造就业岗位200多个,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群众收入。去年村委会集体收入70000多元,比2005年增加了40%;农民人均收入4900元,较2005年提高了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