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论坛排名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博彩论坛排名 > 要闻动态 > 时政要闻

科技创新,擦亮南药金字招牌

时间:2020-12-11 20:53 来源:南方农村报
【字体: 分享到:

12月7日,岭南现代农业(云浮南药)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也来助力南药发展。

  12月7日,在2020中国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广东省第二届南药产业大会上,岭南现代农业(云浮南药)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为构建现代南药科研创新体系,2019年12月25日,云浮获省政府授牌建设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出任分中心南药领域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时,与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华南农大、广东药科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广东南药实验室。“支持云浮建设国家级南药实验室,云浮要在南药科研成果转化、南药大健康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研究。”黄璐琦表示。

  云浮新目标,广东新担当。云浮致力于打造中国南药创新高地,中医药强省排头兵。云浮市科学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云浮以打造国内一流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和国家级健康产业基地为目标,多措并举推动中医药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其中,推进南药实验室建设工作是重要一环。以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建设为重要契机,云浮进一步夯实南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研究开发基础,为推动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推广标准化种植 保障南药成品质量

  “一系列技术规程、规范的编制和发布,为德庆何首乌的种植、采收和加工提供了标准。”为夯实南药产业发展基础,推动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各地纷纷探索南药标准化种植,肇庆德庆县新圩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何首乌为特色产业,在当地的大同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何首乌项目,实施主体广东德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结合现代技术和农业发展,联合其他科研单位共同编制《德庆何首乌种苗繁育技术规程》《德庆何首乌种植技术规程》《德庆何首乌采收技术规程》和《德庆何首乌产地初加工技术规范》这四项技术标准,并由德庆县南药种植协会公开发布,为德庆何首乌的品质提供了规范化保障。

  “我们一直按照《地理标志产品化橘红》(DB44/T615-2017)种植标准种植,化橘红标准化生产水平达到了95%。”平定镇是化州市化橘红最大主产区,是知名的化橘红文化发源地,也是化橘红加工企业生产与销售的集汇地,拥有“橘星”“橘冠”“橘利”等众多化橘红品牌和50多种化橘红系列产品。“我们新修订的《地理标志产品化橘红》省地方标准已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告发布,于2018年1月正式实施。”平定镇相关负责人说,这项标准的实施对该镇化橘红的生产加工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更有利于规范化橘红产业绿色生态、健康、有序发展,确保化橘红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地域质量特色。

  和德庆何首乌、化州化橘红一样,推广南药标准化种植的还有信宜天冬,该市发布了《无公害天冬生产技术规程》,为天冬在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栽培技术上提供了技术支撑,并规范了天冬的种植,为茂名市天冬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合作社为载体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国家级示范社——罗定市百草源种养专业合作社作为龙湾镇南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实施载体,极大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云浮罗定市龙湾镇是特色南药镇,全镇发现的野生南药品种300多种,是天然的南药物种宝库。近年来,该镇致力于建设万亩南药种植示范基地,将南药产业打造成帮助农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据该镇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龙湾镇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当地南药种植和生产快速发展,目前全镇共有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12个,通过培育种苗、南药种植、收购等每个环节为农户提供服务,保障农户的种植利益的同时,也推动了当地南药产业的壮大发展。

  省级示范社——德庆县超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当地的巴戟天产业发展过程中,有效发挥了联结当地农户和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该合作社负责人表示,通过“农户+合作社+药材公司”签订收购合同的方式,合作社分别与农户、药材公司签订收购合同,保证产品收购价格,让农户避免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此外,合作社还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提供采购、收购、运输、贮藏、供应农业生产资料等服务,在合作社的联结带动下,当地生产的中药材产量稳步上涨,“合作社+农户+药材公司”的发展模式,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信宜市洪冠镇在南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加大对南药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扶持现有一定规模及技术优势的专业合作社,重点打造以益智、肉桂、钩藤、八角、砂仁等为代表的南药种植,帮助提升南药种植规模与技术水平。

  “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打造大健康产业链

  “我们建立的行业内领先的绿色循环产业链,为中药行业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新模式和新思路。”绿色循环生产是广东一力罗定制药有限公司(下称“一力公司”)在中药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亮点之一,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以中药提取废弃物(中药渣)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生物技术精制成植物有机肥。

  中药提取废弃物环保处理循环经济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有机肥6万吨(设计规模),年产值达6000万元。该技术可谓一举多得,不仅消除了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也节省了处理药渣所耗费的巨大成本,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一力公司是罗定市中药提取产业基地近年来引进的企业之一。据了解,该基地的发展思路是产业集聚、产研结合、循环利用、错位竞争,作为云浮市南药产业“接二连三”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该基地已经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提取基地。

  “目前,园区共引入投资项目21个,其中建成投产项目1个;在建项目有11个,总投资65.36亿元;已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79亿元。”云浮市健康医药产业园是云浮市南药产业“接二连三”发展的另一重要载体。据了解,该产业园占地10000亩,目前已初步建成集现代生物医药、中药制药、中高端医疗器械、保健品、健康绿色食品等于一体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区,将帮助云浮形成集南药种植、加工销售、南药养生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健康产业链。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是云浮市推动南药产业接二连三发展的另一重要抓手。”据云浮市中医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云浮市正在加快推进1个国家级、2个省级、10个市级南药产业园建设,构建“1+2+10”国家、省、市三级产业园体系。

  目前,以南药产业为核心的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已获批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建设项目已全面铺开建设;两个省级现代农业(南药)产业园——云城区南药产业园、罗定肉桂产业园已进入考核验收阶段……优质的发展载体吸引了广药集团、中国中药、华润三九等一批知名药企进驻,初步了形成南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

  “产学研”一体化 助力全链条发展

  “颂春南药追溯体系平台”是广东颂春南药产业园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颂春公司”)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合作研发的溯源信息平台。据该公司项目办主任蔡仲希介绍,种植基地物联网(摄像头监控、温湿度感应设备)和加工仓储信息化系统,能自动采集和真实记录南药种植和生产各个环节的信息,从种子种苗培育、种植管理、加工生产、质量检测、仓储物流到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全部实现信息化,通过手机和网络即可查询相关产品的详细信息,方便且高效。

  守正创新,才能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颂春公司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合作研发的溯源信息平台只是云浮推动南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为提升南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促进南药产业创新发展,云浮还推动颂春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共建了云浮市南药研究院,打造集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四大功能创新平台于一体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撑推动云浮南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以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建设为重要契机,由黄璐琦院士领衔建设南药实验室是云浮市在新时代推动现代南药产业创新发展另一重要举措。据悉,该实验室建设将从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促进南药种苗种业发展、促进南药在农业精深加工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三大方面进行谋划,进一步夯实南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研究开发基础,为推动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云浮还推动广药集团与新兴中药学校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共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药资源综合开发国际合作重点研究室云浮分部,并在省、市科技专项中给予政策、资金支持,目前该项目作为引进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已获批立项并获得100万元资金支持。

  以科技专项助力全市中医药科技创新是云浮市推动南药产业创新发展的亮点之一。据云浮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以来,共组织实施中医药类科技计划项目14项,资金共449万元,项目涉及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特色中药材新品种选育、高效种植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南药示范村建设、中医药制品加工和研究等,涵盖了中医药一二三产业,推动了中医药全产业链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