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各地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早稻
收割机收割下来的稻谷传送至货车内,再送去烘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
烈日炎炎,稻浪滚滚。目前,正是夏收夏种之时,汕头各地农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以及农民忙碌的身影。田间,联合收割机机声隆隆,来回移动收割稻谷;田外,稻谷运输车严阵以待,满载谷物往烘干区域运输。
夏收是农业四季里的关键一环,既关系“丰收在望”能否转化为“丰收到手”,也关系夏种能否顺利进行。在潮阳区铜盂镇新桥村,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片片成熟的水稻整齐伏倒,沉甸甸的稻穗转眼间变成稻谷,装入正在路边等候的大货车里,随即转运至稻谷烘干区域。
看着收割机来回作业的场景,潮阳区顺利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丰顺喜上眉梢。据他介绍,合作社从6月28日起开镰收割,至今已收割近万亩水稻,预计还有几天时间就能收完剩下的2000余亩。
“受前段时间连续强降雨影响,今年夏收工作推迟了整整一个星期。天气一晴朗,合作社的收割机、烘干机全部开足马力干起来了,预计今年产量稳定。”林丰顺告诉笔者,连续强降雨过后,他发动社员奋战在抢收一线,成熟一片抢收一片,极力降低损耗,争取颗粒归仓。
机械化收割的欢快“丰收曲”,也在潮南区峡山街道东溪村奏响。夏日的夕阳下,地处练江边的东溪村,88亩稻田接连成片,田间金灿灿的稻子颗粒饱满,清香扑鼻。数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稻田中忙碌穿梭。收割下来的稻谷再传送至货车内,再送去烘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
看到晴好的天气和整车的稻谷,潮南区浩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浩松心情大好。他于1997年退伍后,办过服装厂,做过化妆品代理,还养过鱼,从2004年接触农业后就立志走好农业这条路。从承包80多亩农田开始做起,郑浩松近20年来积攒下了很多种植经验,从育苗、插秧、施肥和收获他都熟记于心,靠着自己积攒下来的手艺,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他还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当地小农户发展水稻种植,实现水稻粮食生产稳优增长。
在这场夏粮抢收“保卫战”中,现代化农机无疑成为了其中的主角。“现在水稻的耕种、植保、收割、烘干和大米加工都用上农机,机械化作业省工、省时、省钱、高产又增收,农民群众都说好。”郑浩松感叹道,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作业方式,到如今水稻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种粮之路越走越宽。在夏收的同时,他还积极调动农机,引导农民抢晴播种,努力实现“早造损失晚造补”,千方百计夺取全年粮食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