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实行夏种粮食生产工作周报机制
近日,清远召开全市灾后复产及防止因灾返贫暨2022年清远市推进粮食生产工作视频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当前,清远全力推进救灾保产,7月1日起,实行夏种粮食生产工作周报机制,动态掌握各地粮食生产进度,督促进度慢的地区,确保全市一盘棋,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清远作为全省主要产粮区之一,承担了全省粮食生产重要任务。会议部署,接下来,要围绕较真碰硬、救灾复产、以晚补早、多种水稻、管好田间、注重凭证、抓好抽样、创新模式、完成任务等方面下功夫,重点抓好早稻后期栽培管理、汛期防灾减灾指导、农机设备和农资的调配、谋划晚稻生产、完善粮食生产台账和新增凭证、坚决扛起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六方面工作,推动今年粮食生产任务顺利完成。7月1日起,清远将聘请第三方机构到各地抽查粮食生产落实情况,抽查结果将定期向全市通报。
今年5月以来,清远市遭遇超强“龙舟水”,严重冲击全市农业生产。清远提出,全力推进抗灾保产,将灾后复产与抓好晚造粮食生产、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紧密结合起来。绝收的水稻田原则上全部用于晚稻种植;绝收的其他农田,符合条件的优先用于种植水稻;尽量连片扩大水稻生产,努力增加晚稻面积,确保全年水稻播种面积达到2020年水平。着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修复和建设,优先保障基本排灌功能。要做好田间管理技术服务指导,努力实现小灾不减产、大灾少减产的目标。
此外,全力做好早稻的保产工作,加强分类指导,提高单产保总产。及早做好机收准备,推进机收减损;加快推进“农险理赔”助复产,做到应赔尽赔、应赔快赔,为灾后重建、复工复产提供保险资金保障;及早谋划晚稻生产增面积,充分利用复耕撂荒耕地、新建高标准农田、新增垦造水田和低值作物改种等种植水稻,扩大晚稻及双季稻种植面积,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多措并举发展大豆油料生产,统筹优化玉米和薯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