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农科所科技服务到田间,优新品种送上门
4月8日上午,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盐径村家粮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田里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两台机械化插秧机在工人的熟练操作下,灵活快速地在田间来回运转,1个多小时,连片10亩左右的地块就插满了绿油油的秧苗。据合作社负责人90后小伙涂定源介绍,今年早造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是由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惠州市农科所”)引进示范种植的19香、美香占2号、双黄秀占等品种,这些品种普遍具有抗性好、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涂定源表示,有了优质种源,加上机械化插秧、无人机施肥喷药等现代技术,搞农业不再像父辈们那样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了,年轻人也乐意种田了。
家粮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惠州市农科所建立的农作物优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的示范点之一。当天示范品种开始插秧,该所科技团队来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合作社负责人一起探讨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措施,并免费提供高效环保复合肥一批。
当天上午,在家粮合作社的水稻插秧接近尾声时,市农科所技术团队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横沥镇墨园村,给另一个示范点墨宝园农业合作社送去了哈密薯、普薯32号等甘薯新品种,并指导种植户甘薯育苗的注意事项。合作社负责人吴枚芳介绍,她们以往种植作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种植比较杂乱、盲目,缺少及时、可靠的品种信息和专业的产业规划。吴枚芳说,市农科所技术人员已经几次来到实地了解,为他们量身定制了种植计划和品种布局,并引进优新品种,手把手、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有了科技支撑,她们搞农业底气更足了。
据了解,自去年开始,惠州市农科所在全市建立了30个农作物示范点,目的是解决科技成果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新品种新技术近距离直观地展示在农民面前。通过示范点的示范效应,让好的品种、技术向周边辐射推广,优化种植结构,加快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接下来,市农科所将联合30个示范点,推动他们互通有无,在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从产业规划、品牌打造、产品销售等方面形成合力,协同发展。通过示范点的带动,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引领惠州地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