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遂溪:“北薯南种”模式获国家发改委点赞
为进一步加强互学互鉴、推动高质量对口合作,供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和创新实践,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刊发对口合作典型经验做法,专题介绍了黑粤两省深化合作交流方面取得的成效,文中更是浓墨重彩介绍了湛江与黑龙江省绥化市以创新合作模式探索的“北薯南种”模式,充分肯定了该模式不断凝聚起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力量。
为解决黑龙江省绥化市每年只能种植一季马铃薯、冬季大量农业资源闲置和湛江市水田冬季闲置等问题,黑粤两省利用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从业人员多、经验丰富、机械化水平高的优势,在湛江市冬季规模化种植“黄麻子土豆”。“早造优质稻—晚造优质稻—冬种马铃薯”一年三造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遂溪县逐渐成熟,作物一年可实现三熟,闯出了一条“北薯南种”的致富路。
“‘稻稻薯’是一种全新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教授郭荣发说,和旱坡地相比,稻田冬种马铃薯的优势更明显。水稻田土壤湿润,肥力高,稻田土壤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在同等管理条件下,稻田冬种马铃薯一般可比旱坡地亩产提高1000—2000斤。在冬种马铃薯之后,土壤肥力增加,来年水稻产量也将提高。
为确保“北薯南种”这一探索可推广、有发展,黑粤两省通过以相关农业合作社名义租用分散在湛江市农民手中的土地等方式,推动土地资源整合,并调拨大型农机具40余台(套)赴湛江,推动马铃薯机械化种植与马铃薯加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化种植。
据悉,遂溪县将出台扶持政策,支持粤黑合作联合体在雷州半岛打造8—10个规模化“稻稻薯”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和旱坡地冬种马铃薯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更多农民参与稻田冬种马铃薯,争取在3年内让遂溪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