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春耕好时节 田头农事忙
人勤春来早,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连日来,在高州的田间地头,插秧机、无人机齐上阵,农户们抢时机忙备耕,掀起又一年春耕生产热潮。
为统筹抓好春季农业生产,3月7日,高州市在石鼓镇深埇村委会深埇生态园召开2022年全市春耕生产暨农技“三下乡”现场会,动员全市人民抢抓春季农业生产的大好时机,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高州农民种植意向稳定,全市春种农作物计划播种面积61.89万亩,比上年同期增0.3%。其中,春种粮食作物计划播种面积43.7万亩。早稻计划播种面积42.35万亩、花生7.6万亩、蔬菜9.3万亩。
水稻耕种收
综合机械化率达74.63%
走进高州石鼓、镇江、泗水等乡镇的田间地头,农户都在忙着抢抓农时春耕春播春种,到处是一片繁忙景象。
为赢得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主动权,促进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高州抢前抓早,多次开会部署春耕工作,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备足春耕物资,保障农机作业,开展农技服务,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去冬今春以来,高州抢抓干旱天气兴修水利的有利时机,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动群众及时扩渠清淤,及时灌水犁耙沤田灭虫源,并利用财政资金打水井、维修泵站等抗旱设施设备,水利部门合理调度水源,千方百计确保春耕生产用水。
高州指导各农药生产企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药备货量。目前,春种水稻杂交种子、玉米种子等已就位,农药、化肥、种子种苗市场供应充足。
与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春耕场景相比,如今的春耕科技含量更高,更讲究科学耕作,注重发挥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机械的作用。高州提前做好农机手业务培训和安全操作培训,指导督促做好农机维修和保养工作。各类农机设备齐全,可满足全市春耕生产需求。目前,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1.06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4.63%,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55.03%。
春季气温变化大,冷空气过后,高州及时指导农民抓住冷尾暖头的有利时机播种。遇“倒春寒”天气,指导群众大力推广使用薄膜覆盖育秧育苗,合理安排好早稻播插期,做到适时播种,培育足量壮苗,为农业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举措提升种粮积极性和效益
为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提高种粮积极性,高州通过多模式服务,努力实现作物产量、群众收入、生态效益增加,劳力投入、生产成本、面源污染减少的“三增三减”目标。
近些年,高州将农业支持政策逐步从补主体、补装备、补技术,向补服务转变,4年来争取2000多万元,重点在粮食生产“机插秧、统防统治、秸秆还田、基肥代施”等环节进行补助,扶持专业化农业服务组织、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发展壮大,提供优质的农业生产服务。
截至目前,高州全市有专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专业户等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36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专业服务公司和服务型农民合作社数量超过服务主体总数额1/3。2021年,高州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11万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9.5万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7500户。
当前,高州将绿色种养与农业机械相结合,已形成“4+5+3+5”服务内容,即种收环节有良种推广、育秧(苗)、机耕机插机收、烘干收储;田间管理环节有农资供应、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化肥减施增效、农药安全使用、病虫害统防统治;培训环节有种养技术培训、农机操作培训、农机使用维修;产后环节有粪污利用、秸秆利用、农产品加工、品牌打造、市场销售等。
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在高州加速发展,水稻通过全程托管服务亩产480公斤以上,提高水稻单产60公斤,粮食总产量实现年年增长的同时,成本节约190—220元/亩/年,农药使用率降低20%。
此外,高州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全市承包土地面积75.24万亩,已累计流转31.45万亩,占比41.8%,有效将零星碎片的“小块田”转变成集中连片的“大块田”,为撂荒耕地复垦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