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禅城乡村振兴这么干

紫南村在乡村振兴上成果显著,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5月14日,禅城区召开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会议通报,截至2020年底,全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334亿元,2020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7亿元。全区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五年见到显著成效”的关键一年。禅城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精品城市”的思维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全区乡村振兴三年“成绩单”亮眼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禅城现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5.9万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雄厚,2020年底农村资产总额已达330亿元,集体收入达67亿元,分别比2018年增长16%、34%。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三年来,禅城大力建设宜业宜居精美农村,开展“禅城乡村美丽季”系列活动,持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完成464公里污水管网建设,拆除并新建农田看护房696间,建成300多个农村“四小园”生态小板块,改建提升农村公厕84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村庄保洁覆盖面均率先全市达到100%,全区所有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建成43个美丽宜居村、10个特色精品村。
同时,禅城连片连线开展高品质美丽乡村建设,建成“醉美南庄”“织梦张槎”两个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片,建成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禅城段)精品示范路线,建设6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紫南村获评首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2020年广东乡村振兴大擂台五强村”,南庄村获评“广东农房风貌提升名村”,获省农业农村厅批准成立广东(紫南)美丽乡村培训学院,“禅城岭南粤韵乡村生态游”获评第二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三年来,禅城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有效深化“头雁”工程。2020年,顺利完成农村党组织换届选举,有效提高村党组织书记的履职能力。建成集体资产管理“数字云图”及村务共治“一门通”,推动集体资产增值、农民增收。南庄镇、紫南村分别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示范村,上元村、塘头村等8个村被认定为“2020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在推动东西部协作方面,禅城对口帮扶的凉山州普格、布拖、昭觉三县成功脱贫摘帽。在省内脱贫攻坚方面,对口帮扶湛江市廉江顺利通过省考,46条省定贫困村“两不愁三保障”和“八有”等指标全部达标,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禅城贡献。
全面启动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精品线路
近年来,禅城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长效工作机制的设计和落实有待加强。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五年见到显著成效”的关键一年。禅城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会议提出,禅城的农村集体经济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投资需求,是打造更具含金量“强中心”的潜力板。今后把高质量发展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各方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实现乡村产业、建设、生态和治理全面升级。
在产业升级方面,禅城着力推动都市农业精细化、生态化、旅游化发展,加快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今年要力争按计划拆除5000亩以上,扎实推进“工改工”、村级工业园+旧村居连片改造,加快整理储备一批产业用地,打造一批精品样板园区,以“小连片”推动“大集聚”。
禅城区委书记黄少文指出,禅城要以“精品城市”的思维,大力推动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宜居宜业。
精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禅城将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开展“禅城乡村美丽季”人居环境整治系列活动,用城市化管理的标准花大力气开展村庄清洁,不断巩固农村“三清三拆三整治”的成果。继续抓好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深化农村“厕所革命”,开展“五美行动”。组织全区农村向紫南村等先进村学习人居环境管理的模式,建立并落实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高水平地稳定全区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精心提升农村风貌品质,禅城将启动以风貌提升为重点的示范村建设。推进“三沿一口”环境提升,开展田头窝棚整治,加快建设农村“四小园”生态小板块。其中,南庄镇要注重做好村庄片区功能发展规划,整体推进村庄改造和风貌提升。石湾、张槎、祖庙三个街道要下足“绣花功夫”,加快城中村立体空间微改造,无缝融入城市品质发展。
精致打造乡村振兴连片示范。禅城将强化经营城市理念,紧扣城乡融合发展目标,集中力量推进“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禅城段建设,全面启动第二批9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8个市级示范村建设。以“小连片”推动“大集聚”,做实做强禅城段精品线路,打造展示禅城乡村振兴成果的示范窗口。
乡村治理对标先进强化资金、用地保障
乡村治,百姓安,基层稳。禅城在乡村治理方面的成效可圈可点,得到国家、省、市的高度认可。会议强调,今后全区各村要善于学身边典型,向紫南村主动学、对标学,要学有所成,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后,禅城将继续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各镇(街道)和村党组织书记要全力抓落实,镇(街道)书记、村书记要当好“一级施工队长”,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结合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领导干部带头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解决制约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
针对农村集体资产规模庞大,每年的集体资产交易数量多、金额大的特点,会议明确,全区要按制度、按流程做好每一宗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范村级建设工程,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黄少文指出,今后全区要强化资金保障,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推动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强化用地保障,落实点状供地政策和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深入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
此外,禅城还将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大力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拓展农村集体经济“数字云图”及村务共治“一门通”的功能,提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廉洁村居创建,以科技支撑,用智慧化手段提升乡村善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