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农业产业化日臻完善
2016年,云浮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中央、省和市的“三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工作主线,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云浮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到2516个,新增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家,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2个、示范点5个,预计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销售收入达879.3亿元,同比增长27.1%,带动农户27.8万多户,同比增加900户。
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云浮市农业部门在农业部和省委农办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公司+现代家庭农场”、“公司+理事会+农户”、“合作社+合作社”三种新型经营机制取得良好成效,增强产业化组织带动农业增收的能力,带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引导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制定现代家庭农场的建设标准,并探索总结出现代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为“一业为主,家庭经营,规模适度,效益最佳”,逐步建设起养殖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引导乡贤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和龙头企业探索建立稻米产业的社会服务体系。83家公司联结1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2个乡贤理事会、13.84万户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优质安全,收购价格提升20—30%。引导不同的合作社横向或纵向联合起来,探索经营主体联结模式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全市开展联合的组织有15个,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55个,联结农户6850户,其农产品销售价格提高10%以上。
同时,以新兴县为试点,积极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行“公司+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经营机制,利用“互联网+”完善发展现代物联网技术,全县培育家庭农场已经超过5100个、种养大户超1.1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超500个。探索以禅茶为代表的“企业+休闲农业”,以茶叶产业为主导、以茶文化为核心,将茶产业作为六祖文化旅游景观来开发和培育,建设禅耕主题观光休闲示范区,加快开发集禅文化朝圣、生态观光、民俗风情、古村落和新农村建设为主的休闲度假游。目前全县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企业25家,年接待旅游人数400万人次,农产品销售收入1.5亿多元;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新增就业人数5000多人,带动农民增收每年人均在10000元以上。并成功打造天露山、飞天蚕、禾泰、天绿4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探索以凉果加工为代表的“企业+互联网+物流”,实现产业多功能型发展模式。以“智能控制、质量追溯、远程服务”为主要建设内容,支持温氏、马林、禾泰等农业公司建起“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以现代科技信息支撑现代农业加快向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发展,促进农业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县已培育农产品销售电商30多个,形成了“新兴凉果”、“新兴排米粉”、“马林”贡米、“香和源”花生油和“温氏”食品等一批农产品品牌,提高了农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