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论坛排名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博彩论坛排名 > 要闻动态 > 农事头条

推村民议事制为“问题村”摘帽

时间:2016-04-12 08:05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分享到:

女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农村7年,称见证家乡变化心里踏实

  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下围村党支部副书记冼润霞马上投入到村里的文明祭祀工作中,接下来还要解决新修公路的延展问题。

  两年前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冼润霞向他反映了大学生村官工资低、出路窄的问题。习近平对此表态:“要关心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生活,包括婚恋问题,给他们创造条件扎根基层、实现梦想。”

  之后的两年时间内,冼润霞挂职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下围村,如今,昔日的“上访村”已蝶变为村民自治模范村。

  “我很满足,也很喜欢在农村工作”,近日,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已为人母的冼润霞自豪地说:“村干部的工作很琐碎,却很实在,看着几条村这些年的变化,心里特别平静和踏实”。

  桑梓情怀▶▷协调各方修通村路

  “乡村水污染治理、公路与宽带进自然村和医保异地结算是我今年两会关注的主题。”冼润霞指着下围村村委会大楼旁边的清水湖生态公园,谈起了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的建议。

  冼润霞出生于增城红花地,地名很美,却没有一条水泥路出村通往增城,她的童年记忆就停留在泥泞的村道上,这触动了她要改变农村的想法。

  2009年,冼润霞毕业后的第二年,她回到增城当起了大学生村干部,谋划修路。

  由于红花地村并不是冼润霞工作的驻村,为其修村道算不上分内事。直到2014年,在冼润霞当了几年村干部,了解各部门职能后,才把修路纳入了自己的规划之中。

  立项、筹集资金、选路线、辗路基……整整一年时间,冼润霞在工作之余跑完了全程,终于赶在羊年春节前修通了路。

  冼润霞说,当村干部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修路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协调,当中的经验用于她所工作的沙头村、下围村,也收到了不错的成效。

  今年32岁的冼润霞,有着不平凡的七年村干部经历:2008年大学毕业,2009年起到增城石滩镇任大学生村官,成为家乡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2012年荣获全国大学生村官优秀“村民贴心人”称号。

  经验总结▶▷村民自治是有效手段

  和冼润霞所接触的农村基层一样,这些年广东村庄的变化不仅是村道开通,还有基层民主生根开花。

  2014年,下围村开始探索以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新模式,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冼润霞来到了下围村。地处石滩镇东南面的下围村,与东莞市石碣镇隔江相望,上世纪90年代初,下围村处在经济开发的热潮中,却因争夺集体“三资”财产,失去了一次次发展机会,还被戴上了“问题村”的帽子。

  冼润霞多次参与下围村的会议讨论,在各方的努力下,该村创新性地提出了村民议事制度,建起了议事大厅供村民议事讨论,实现一事一议,整条村慢慢从“问题村”成为了村民自治的“模范村”:环境卫生好了,供小孩玩耍的游乐场也建起来了,老人按时拿到了养老金,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冼润霞认为,这是基层民主法治的红利。“下围村能走到今天很不容易的,这说明推动基层民主法治进程的方向是对的。”她对农村的利益纷争与家族势力的纠葛深有感触,认为下围村的做法值得推广,她协助工作的沙头村也开始效仿。

  “刚来时总体感觉乱糟糟的,但如今能看得到要发生大变化的气象了。”冼润霞说,村民自治是有效手段,下围村不仅集体收入翻番,村民的年底分红也不断增多,村容村貌大为改善”。

  保障人才▶▷“五条出路”有序流动

  下围村短时期内发生的巨大变化,除了该村治理模式的变化,还得益于一群像冼润霞一样的年轻人带着梦想投身农村建设。

  “现在社保、医保等事务的办理基本都靠电脑上操作,村务也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及时公开。”冼润霞说,年纪大的村干部不太熟悉互联网,而这恰好是他们这批年轻村干部的优势。正是这批年轻生力军的参与,下围村探索民主自治的新模式才得以成功实践。

  然而,农村基层如何留住年轻人才始终是个问题。事实上,近几年,全国及广东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大学生村干部的政策,其主要通过留村任职工作、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五条出路”有序流动。《2015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底,全国大学生村官累计流动24.8万人,其中进入公务员队伍9.2万人,占36.9%;自主创业1.8万人,占7.4%;另行择业13.6万人(包括进入事业单位7万人),占54.7%;考取研究生2300多人,占1%。

  “省委组织部等部门也多次关心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生活,并制定大学生村干部在岗培训、后续流动等机制”,冼润霞说,她还是想留在农村,也希望农村能吸引更多年轻人,不仅是大学生村干部,还包括大学生创业者,一起来服务农村,让农村充满新的活力。

  ■对话

  改变农村要靠更多年轻人

  南方日报:两年前与习近平总书记座谈时,你提了哪几个问题?

  冼润霞:当时我提了三个问题,第一是改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大引进青年人才,第三是大学生村官政策虽好但保障不够。

  南方日报:近些年来,你反映的问题哪些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冼润霞:现在实行社保、医保城乡一体化,已基本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南方日报:农村青年人才问题怎么解决?

  冼润霞:现在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离开城市到农村工作。其实,下围村变化的关键,除制度外,还在于人。规则需要有人来实行,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人便是年轻人才,改变农村要靠更多年轻人,这也是当时我提出建议的原因。

  南方日报:农村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增加了吗?

  冼润霞:是的,年轻人在农村也有好的发展平台,现在政府给予一些创业支持,农村也涌现出一些创业平台、电商平台。

  南方日报:有哪些政策倾斜和制度保障?

  冼润霞:举例来说,大学生村干部就是农村青年人才中很有代表性的群体,现在公务员的考试政策对大学生村干部有倾斜,在服务农村基层满相应年限后,考公务员具有一定优先和加分条件。我们组织了大学生村干部论坛,经常一起交流经验、互相支持。

  南方日报:还有哪些建议?

  冼润霞:农村对年轻人才的支持增多,但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年轻人在农村创业需要小额贷款,但存在手续多、办理难问题,希望给在农村创业的年轻人再多支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