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将继续扩大试点规模 粤今年将治理30万亩农田
南方日报讯 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再有新进展。6日,笔者在省农业厅举行的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以下简称“世行项目”)第五次督查团启动会上得到消息称,2016年世行项目计划治理农田30万亩,扩大到15个县,并可能将继续扩大项目试点规模,为继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少,保障农产品产量、质量双提高发挥引领作用。
世行项目于2014年3月启动,其在国内系首次,是广东农业史上利用世行贷款最大的项目。该项目持续5年,总投资达13.2亿元人民币,包括环境友好型种植业、畜牧废弃物管理和保护性耕作试点三个子项目,旨在探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新路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其中主项目之一——环境友好型种植业子项目,主要是通过控制化肥农药的用量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试点种植户按照项目规范用药用肥,可以得到相应补贴,目前已在省内6个县共完成治理农田17.2万亩,实现平均化肥施用量减少14.9%以上、农药施用量减少20%以上,而作物产量不降反增的效果。2016年,计划扩大到15个县,共治理农田30万亩,将惠及6.4万个农户和37个种植企业。
子项目保护性耕作试点的效果也好于预期,其中水稻保护性耕作试点成果国际领先,部分试点最高增产43.6%。今年,保护性耕作试点增加,计划从目前的885亩扩大至2400亩。子项目牲畜废弃物管理第一批9家试运行良好,实现达标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废水处理成本控制在每吨2元以内,今年计划新增80个废弃物治理示范工程,其中高床养殖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