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论坛排名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博彩论坛排名 > 要闻动态 > 农事头条

“世行项目”区农户每造每亩节本增收130元

时间:2015-09-11 09:50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分享到:

  2014年治理农田7.2万亩,减施化肥1400吨,普及低毒低残留农药2万公斤 

  项目区农户每造每亩节本增收130元

  世界银行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以下简称“世行项目”)第四次督查工作正在进行中。9月7-18日,世界银行官员和相关专家,分别到江门、惠州、清远等地考察,督查项目的进展。  

  2014年3月,广东省启动了“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这是国内首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项目,总投资达13.2亿元人民币,计划在5年内,在广东全省范围内推进环境友好型种植,并治理规模化养殖场300家,以求转变传统高污染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使项目区农田单位面积施肥量减少10%,氮肥利用率从25%提高到35%以上,磷肥利用率从15%提高到20%以上,项目区农药利用率从30%提高到40%以上等等。

  项目实施一年半,进展如何?农民从项目中有何得益?会不会因为配合治理而付出减产减收的代价?数据显示,2014年,项目区农户每造每亩节本增收130.2元。

  为了让读者更了解面源污染治理的作用和意义、世行项目对参与项目农民的补贴情况、世行项目的进展和成效等等,南方农村报从今日起推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问答”专栏,并不定期推出相关报道。

  参加项目有何着数?

  250元的电动喷雾器自付75元 

  工业和城市污染正向农业农村转移排放,来自农业本身的污染也相当惊人,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目前,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

  广东,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全国第一,全省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猪场1万多家,60%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治理刻不容缓。

  “不能把这些问题、负担转嫁给农民,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这是中国政府对待面源污染治理问题的“红线”。

  2014年3月,广东省启动了“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世行项目特点之一,就是对参与项目的农民和养殖场等进行补贴,逐步改变农民传统的用肥用药习惯,建立养殖场主的环保意识。

  买指定农资可获补贴 

  据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胡学应介绍,2014年,配方肥和控释肥的补贴幅度为25%,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补贴幅度为35%,高效电动喷雾器补贴70%,统防统治服务每造每亩补贴50元(参与统防统治服务补贴的种植散户,不可同时享受农药和高效电动喷雾器购置补贴)。“项目区的农户,每亩每年最低可获得160元的补贴,高的可达600多元。”胡学应说。

  惠州市博罗县杨村镇是世行项目首批试点镇,目前镇上有3家世行项目定点农资店。定点农资店都是经过项目招标确定的。“因为有了补贴,原本250元的电动喷雾器,农民只需掏75元就可以购买到。项目实施几个月,我就卖了1000多台这样的电动喷雾器。”对于一年前农户争相购买的情景,定点农资店的杨老板回忆起来历历在目。

  养殖场补贴高达65% 

  世行项目对养殖场环保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高达65%。惠州市兴趣观光农场有限公司的整个环保设施建设投资规模为137万元,由于有了项目资金的支持,该公司仅负担35万元。

  根据《惠州市2015年畜禽养殖业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方案》,9月底前全面完成禁养区畜禽养殖场的清理、清拆工作,12月底前完成禁养区外畜禽养殖场整改,做到达标排放。惠州市兴趣观光农场有限公司因生猪数量多,其养殖场废水排放问题曾是政协委员提案重点提到的对象。老总张志强很庆幸公司成为世行项目猪场:“排放达标了,养猪场也就能正常运行了。”

  从去年开始,世行项目在惠州、河源两市13家养殖场进行第一批试点,目前已经有5家竣工投入试运行。第二批试点范围扩大到惠州、河源、江门、肇庆、茂名和梅州6市。第三批今年开始向全省推广,计划累计治理规模化养殖场300家。

  会不会减产减收? 

  早稻平均增产5.8%

  种养有补贴,有着数,那是不是大家都争抢着参与世行项目呢?不是的。农民最大的顾虑是,用新办法种植,会不会导致减产减收?

  作为世行项目环境友好型种植业子项目的试点村之一,惠州博罗县杨村镇的新田村从2014年3月起参与世行项目。在刚开始实施项目时,新田村的村民对项目并不支持,也不理解。村民担心减产减收,还是用传统的施肥喷药方式进行水稻管理。为此,省、县、项目办邀请专家进行田间培训,村镇的技术员走进家家户户劝说,通过实地种植对比,让村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项目的成效。

  新田村今年早造水稻每亩用配方肥80-90斤,比项目实施前的施肥量少约10斤,施肥次数由原来的3次减少为2次。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加上项目补贴,新田村农户每造每亩节本增收100多元。

  为了让更多农户了解、认识科学种植及其成效,各县(市、区)制定减肥减药稳产技术示范方案,重点由村技术助理执行、示范,按项目技术规程种田,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各级项目专家则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真正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让农民听得懂、用得上。

  据广东省农业厅副巡视员陈正辉介绍,去年一年的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治理农田7.2万亩,涉及惠州、江门2个市、6个县、6个镇、50个行政村(合作社)、11830个农户、10个种植企业;减施化肥1400吨;普及低毒低残留农药2万公斤;项目区作物普遍增产,其中早稻平均增产5.8%;农业生产成本普遍减少,加上项目补贴,农户每造每亩节本增收130.2元。

  没补贴还能持续吗?

  引导科学种养节本增效 

  对于惠州博罗县杨村镇新田村的村民而言,项目的实施不仅仅带来增产增收,更重要的是村子整体环境的变化以及村民环保意识的提升。

  “以前村里到处都是废弃的农药瓶和农药袋,现在村里的环境整洁很多。”新田村村委委员王汉文看来,出现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参与世行项目以来,肥料农药的施用量减少了,包装废弃物获得回收,“以前水沟里没有鱼,现在有很多小鱼。”王汉文说,明显看到水变干净了。

  当问及项目结束后,如果没有补贴还会不会选择配方肥、高效低毒农药呢?新田村很多村民都非常直接地回答南方农村报记者——“会。”今年62岁的黄耀钦就是其中一人。黄耀钦种了大半辈子地,原来一直采用传统生产方式,但现在更愿意使用科学环保办法,他说:“现在种粮省事很多,什么时候喷药,杀什么虫,什么时候施肥(水稻三控技术),都会有技术员通知,不用操什么心。就算没有补贴,我也会用配方肥和高效低毒农药,因为环保减排嘛,人吃着也放心,能减少成本,人也轻松。”

  胡学应指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工程,项目补贴仅仅是推动器,关键是要培养农民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用肥用药意识。在胡学应看来,使用配方肥、高效低毒农药能带来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升,项目结束后,即使购买农资不再有补贴,农民还是会自主地选择环保而又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

  为了教会农民使用科学种养办法,培养环保意识,据广东省农业厅副巡视员陈正辉介绍,省项目办完善培训手册,强化师资队伍,创新培训方式,改进评估方法,加强项目的宣传培训,培训效果明显提高。截至今年7月31日,各级项目办共培训人员7877人(次),培训进度最快的是惠城,已经基本完成;惠阳、博罗接近一半。另外,在项目村委会、种植现场安装宣传牌,张贴项目宣传海报,广泛宣传项目政策和做法效果。

  如何确保专款专用?

  凭IC卡享受购买优惠 

  项目区内逾万种植户参与项目,补贴数额巨大,如何监管农户的种植方式,保证补贴资金流向准确?世行项目组引进了一套IC卡补贴信息管理系统。

  每一个参与项目的农户都有一张IC卡,上面记录了农户的个人信息和田块信息,包括农户种了多少亩田、何时购买了何种农资等。

  胡学应介绍,项目农户到指定的农资店购买享受项目折扣的农资时,自行选择所需产品的数量,然后刷IC卡,交回前一次用IC卡购买的农资的包装废弃物,即可享受项目折扣补贴。农资补贴款以打折的形式直接扣除,但不能超过其补贴最高限额。农户只需向农资店支付折扣后的价钱,即可提货。

  “这个IC卡里面并没有钱,它相当于一个购买凭证,只要农户拿着它去定点农资店购买农资,就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系统再根据记录与定点农资店进行统一结算。这个系统不仅使农民实实在在得到实惠,也确保了补贴款专项专用。”

  据IC卡系统统计,截至今年7月31日,惠阳、博罗、恩平、台山等6县(市、区)共供应配方肥5229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42584公斤(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2%和475%,高效电动喷雾器5611台。

  陈正辉介绍,2015年是全面实施世行项目的关键之年。今年的项目任务是:在惠州、江门2市、6县、12个镇实施环境友好型种植业示范工程,计划治理农田15.9万亩,涉及2.6万个农户、13个种植企业;在全省实施牲畜废弃物治理示范工程,计划治理规模化养殖场60家。通过项目实施,增强项目受益者环保意识,提高项目区人员素质和对肥料、农药及牲畜废弃物的管理水平,减少项目区种植业和牲畜养殖业对水体的污染排放,农产品产量不降低,农民收入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