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飞机喷药 1架可顶30人
南方日报讯 (记者/林涌浩)农业机械化效率高,是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27日,在惠阳区平潭镇举办的惠州市春耕现场会暨农业科技下乡和农机服务集市活动中,1架可顶30个劳动力的无人驾驶飞机喷雾器、形似自拍杆的“摘果神器”等现代农机具成为现场“大明星”,赚足眼球。
现代农机具的吸引力正是惠州农业希望借助机械化升级发展的真实写照。据惠州市农业局局长詹小东介绍,近年来惠州市农业机械化、科技化迅猛发展,助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以水稻为例,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其中重点突破了机插秧发展瓶颈,使机插率达到21.5%,走在全省前列。
无人飞机喷药效率高副县长邀约到龙门推广
清明将至,正当插秧时。27日上午,在平潭镇一处连片水田里,农民们驾驶着插秧机正在来回插秧,不久后泥泞的水田里增添了几分绿意。
机械化插秧虽然已算先进,不过与之相比,旁边正在示范的无人飞机喷雾器更吸引眼球。在主持人的示意下,伴随着“呼呼呼”的螺旋桨声音,4架无人驾驶的小型飞机缓缓升起,在连片的农田上空飞行,模拟喷药。
“这个无人飞机喷雾器要多少钱,一个小时能够喷药多少亩?”无人飞机不仅赚足眼球,还吸引了不少农业系统干部、专家和企业代表的咨询。
“今天推广优惠价是7万元。以水稻为例,一天大概可以喷洒农药300亩,相当于传统人工喷洒的30倍。”无人飞机喷雾器生产商绿卫士航空植保技术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严坤平介绍,农户和企业既可以自己购买该无人飞机喷雾器进行作业,也可以购买公司的服务,由专业人员代为喷药作业,每亩为15元,大概可降低两成人工成本。
“怎么装药,装一次药能够作业几亩地?喷药的均匀性如何?”博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秀问道。
“每次飞行可装药6公斤,大概可以喷洒水稻10亩。因为喷药均匀,雾化效果好,所以不仅节省人工,还可以节省30%的用药,既节省成本,又有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严坤平表示,目前该喷雾器正在惠州示范推广,将向各县区免费提供2万亩次的水稻喷药作业。
“你能不能留个联系方式给我,欢迎你们到龙门来示范推广。”龙门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谢月明主动索要联系方式,他告诉记者,龙门是惠州的农业大县,尤其是以柑橘为代表的果树最多,无人飞机喷雾器在坡地果园的植保方面大有可为,适合在龙门示范推广。
据惠州市农业局农机办主任宋建龙介绍,无人飞机喷雾器在湖北等省份应用较多,虽然目前尚无发现惠州农业生产单位使用,不过随着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的不断推进,以提高效率节省人工占优的无人飞机喷雾器将越来越受欢迎,接下来农业部门也将进一步引进示范推广。
“摘果神器”解决摘果难题平潭镇委书记现场购买
荔枝龙眼是岭南一带的特色经济作物,是不少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不过随着果树的逐年长高,摘果难、人工成本高成为困扰农户的一大问题。
在活动现场,一根形似自拍杆、头部带剪刀的“摘果神器”便可解决这一难题。据广州忠润农业设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麦文开介绍,“摘果神器”的最大长度为2米,伸手之后可轻松摘取到4米高的果实,“对于采摘一般果树,就不用攀爬了,即使是很高的果树,也可以少攀爬不少,既节省人工,又降低采摘人员的安全风险。”
“你这个摘果器不错啊!我们之前还一直说要发明一个这样的摘果器,解决农民摘果难的问题。欢迎你们来惠州推广,我们愿意跟你们一起示范推广。”惠州市政府副市长黄树正竖起大拇指,为“摘果神器”点赞。
“这个很实用!一支多少钱,我现在就跟你买2支,在我们镇里先示范推广。”说完之后,平潭镇委书记曹伟力便自掏腰包660元购买了2支摘果器。他告诉记者,平潭是农业大镇,对于好的农机具和种养技术要率先示范推广。
全市计划春种农作物154万亩
农业专家提醒,今年春耕时间紧,建议清明前完成抛插秧
相关
南方日报讯 (记者/林涌浩 通讯员/周红燕)春耕春种,是农业生产的重点。记者从27日上午召开的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上获悉,今年全市计划春播春种农作物154.43万亩,比上年增加0.12万亩。
未及时抛插秧或影响产量
据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局局长詹小东介绍,今年全市计划春播春种农作物154.43万亩,其中早稻65.15万亩、甜玉米16.12万亩、花生20.59万亩、蔬菜43.03万亩。截至3月25日,春种作物(不含水稻)已完成81.6万亩,占计划任务的91%,其中甜玉米、甘蔗、蔬菜进度均超过九成,春花生、大豆、番薯均超过八成;水稻种植方面,全市已育秧折大田栽插面积60.5万亩,占应育的94%;已办田23.01万亩,完成36%;少数地方近日已经准备插秧,预计4月上旬可完成抛插秧。此外,春收方面,除部分马铃薯外,其余大部分农作物已基本收完。
市农科所水稻专家叶永青提醒,今年是“隔年春”,季节较晚,春耕生产时间紧,农户应该加快育秧和办田进度,力争在清明前完成抛插秧,否则耽误了季节便可能影响产量。
水库总蓄水量偏少16%
农资和农机具的供应是春耕生产的重要保障。据詹小东介绍,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各农资企业共储备氮肥(折纯,下同)3.27万吨,磷肥0.97万吨,钾肥2.25万吨,农膜2399吨,杂交玉米种子112.2吨,杂交早稻种子345.7吨。农资数量充足、品种齐全、市场价格稳定,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求。在农机具方面,预计春耕投入农业机械1.3万台(套),机耕率将达到96%,机插率达到21%,春耕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有利于加快春耕进度。
不过今年春耕生产用水方面就比较紧张。据市气象部门统计,今年以来降雨量偏少,其中2月份降雨18.7毫米,同比偏少近50%,3月份前18天降雨16.3毫米,3月份的总降雨量也可能比去年同期明显偏少。据市三防办统计,受降雨少影响,目前全市山塘水库总蓄水量6.46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少16%。
“各地有关部门要做好用水保障,同时注意预防‘倒春寒’、低温阴雨等不利天气,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此外,还应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植保技术、农业机械和品质好的农作物新品种,提高春耕生产效益,带动农民增产增收。”詹小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