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1年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1985批
数据显示,进口食品绝对不是安全优质的代名词,我们在2011 年就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1985批,不合格检出率达到3.7% 。
随着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人们对食品质量愈发关注,进口食品成为很多市民的“心头好”。从油盐酱醋茶,到奶粉、红酒等均要购买进口货。但进口食品也并不完全是安全优质的代名词,记者昨日从广东检验检疫局主办、中山检验检疫局协办的 《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及配套政策宣贯会上了解到,在检验检疫局对进口食品的抽检中,发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食品进口商应提高质量安全意识,了解最新的相关法规,做诚信企业。副市长冯煜荣参加了会议。
广东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陈小帆表示,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乳制品的进口量大增,国外各种各样的休闲食品也在纷纷涌入国内市场,目前一部分品种的进口食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国产食品。在快速增长的背后,检验检疫部门把关的责任越来越重。“数据显示,进口食品绝对不是安全优质的代名词,我们在2011年就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1985批,不合格检出率达到3.7%。”
陈小帆分析当前的进口食品质量形势时表示,如今,进口食品多种多样,琳琅满目且来源广泛,产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品种复杂,口岸上随时都可能碰到新的品种和新工艺产品,这对一线检验检疫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保障进口食品安全是检验检疫部门和进口商共同的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主动收集、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身体力行,应当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品方面肩负起首要责任。基层一线检验检疫人员应提高对进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的政策水平和把关能力。
“进口食品在国内销售时,包装上的食品相关信息是要求印刷在食品包装上,而非市场上普遍的用贴标签的形式注明。这就为经销商对食品信息的改动提供了便利。”一位与会的进口食品经销商对记者表示,今后公司会采取更多措施加强对进口食品的安全监管,包括建立进口食品的流向记录表,方便问题食品的召回,增加对小食品的批次抽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