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成功克隆稻粒“健身增产”基因 产量提高
“大谷粒中GS5基因表达比小谷粒高,大粒比小粒宽了8.7%、千粒重也增加了7.0%、单株产量提高了7.4%。”昨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创新研究团队中的李一博博士告诉记者,“这样就加快了稻粒生长,促进了谷粒充实,好像给谷粒健身了一般,质量口感都很好。该基因在高产分子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创新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正调控水稻粒重的数量性状基因GS5。实现了继2008年发现的可以同时控制水稻植株高矮、抽穗期和每穗粒数的Ghd7基因后在稻谷增产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对他们后续的研究有深远的意义。相关论文已于10月23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遗传学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
“在我们发现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发现有一类稻谷的产量高、质量好,并且大量培育,所以大家在市场上也很容易买到这类稻谷。”李一博介绍,“我们只是更深入地研究它质量好的真正原因,再结合我们的研究,争取培育出更好的品种,让人们吃到更好的稻米。”
李一博说,“GS5基因”这个基因研究出来后,在基因工程的原理上,稻谷的培育方式也能运用在其他与稻谷同类的农作物上。例如玉米,在玉米经过同样的培育后,将来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就不是抱着满满爆米花,而是满满的“爆米团”了。
“GS5基因能够让稻粒充实,实际上就是减少了稻粒中的白色空隙。我们吃的谷粒其实就是稻谷的胚芽,谷粒中的白色空隙就是由于胚芽长成时中间留下了空隙,这样的稻米不实在。”李一博介绍说,明年的这个时候他们会发表一个关于解决稻米留白问题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