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各级农业部门全力救灾复产 加快进度改种补种作物
近日,广东省各级农业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的部署,全力以赴开展农业救灾复产工作,组织专家深入灾区开展技术指导,大力开展农作物改种补种,加强畜禽消毒灭源,强化灾后防疫,各项农业救灾复产工作有序展开。
广东省农业厅按照“灾后复产、科技先行,服务到田、技术到位”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专家深入灾区开展技术指导。组织了省农科院、华农大等30多名蔬菜、果树专家先后在高州和信宜举办了两次科技复产活动,现场接受农民咨询,派送蔬菜种子300多斤,技术资料1500多份,有效推动了农业复产工作深入开展。信宜市1000多亩农田被溃坝后紫金矿业的石头、矿砂和泥沙覆盖,农民担心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水污染,省农业厅及时邀请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有关专家赴灾区考察受灾农田,取样检测,为农民释疑,为农业救灾复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灾区复耕复产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创办受灾作物改种补种示范点,指导组织灾区农民及时改种或补种短期速生蔬菜、甜玉米等作物,以点带面,有效推动改种补种工作开展,改种补种作物进度不断加快。高州、信宜两地创办了19个农业救灾复产示范片,其中信宜创办冬种示范点15个,面积2350亩。据统计,至10月9日,全省完成改种补种作物面积8.64万亩,其中补种改种粮食4.06万亩,补种改种蔬菜3.92万亩。受灾严重的茂名、阳江、云浮三市改种补种作物5.95万亩。
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确保了灾后无重大动物疫情。灾后各级农牧部门全面加强了动物防疫工作,对水库、江河、池塘、水沟和村庄附近地区开展地毯式排查,及时打捞并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省农业厅共筹集组织90吨消毒药物和1500台(套)各类消毒喷雾器械,并用时发放灾区,组织对畜禽养殖场、交易场所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强化流通环节监管,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及贩卖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确保灾区人民吃上放心肉。目前灾区农产品供应稳定,质量保障。截至10月9日,全省累计无害化处理牲畜10.16万头、家禽148.68万只;紧急免疫牲畜192.92万头,家禽6225.57万只;消毒面积752.63万平方米,帮助受灾场(户)修复栏舍20.66万平方米;扶持受灾场(户)养殖猪苗14.765万头,禽苗44.12万只。
各地农业部门积极调动农机具开展农田排涝、抢运物资、补种改种等作业,支持救灾复产。茂名市和高州、信宜市,阳春市农业部门发动了多家农机经销企业及生产企业,改装适应灾区生产需要的农机具投入救灾复产,抽调技术人员深入重灾区免费抢修农机具300多台(套);组织供应柴油碾米机、发电机、排灌机械、耕作机械、植保机械等1000多台(套),解救灾复产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