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除福寿螺 保水稻丰收
本网讯:6月11日,农业部在湖南浏阳开展了灭除福寿螺保水稻丰收专项行动现场会。
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巡视员王衍亮介绍,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具有适应性广、繁殖力强、食性杂、食量大、蔓延快的特点,广泛分布于北美、亚洲、非洲等十多个国家,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目前福寿螺已侵入到我国13个省(市)246个县(市),发生危害面积640多万亩,在湖南的长沙、株洲、衡阳、郴州、永州、张家界、怀化等市州发生面积达到了270万亩。
王衍亮告诉记者,一只雌性福寿螺通常1年产2400—8700个螺,扩散到秧田和分蘖期稻田后,一般危害7%-15%左右,高的达到64%,是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有害生物。此外,福寿螺还会危害到茭白、菱角、茨实等水生作物以及水域附近的空心菜、紫云英和甘薯等旱生作物。这次农业部开展灭除福寿螺现场会,就是要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知害、识害、防害和灭害能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打一场灭除福寿螺的“人民战争”,有效控制福寿螺的扩散和蔓延,确保今年水稻丰收。
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起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统一部署,广泛发动,协调高效,群防群治,在全社会掀起一个灭毒除害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