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主导品种:岭南黄鸡 I 号、 II 号、 III 号配套系
品种来源 : 岭南黄鸡Ⅰ号的配套模式为 F×E 1 B , 岭南黄鸡Ⅱ号的配套为 AF×DB;其中 A、F 均为岭南黄鸡重型父系品系,D、B 为岭南黄鸡高产母系品系,E 1 系为含 dw 基因的矮小型品系。岭南黄鸡 III 号的配套模式为 H×E 3 S,其中 H 为含惠阳胡须鸡血缘的终端父系;E 3 为与惠阳胡须鸡回交选育而成、含 dw 基因的矮小型品系;S 为通过级进杂交选育而成、含广西三黄鸡血缘的母系。
审定情况 : 岭南黄鸡Ⅰ号、II 号和 III 号配套系,2009 年均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
审定编号 : 岭南黄鸡Ⅰ号(农 09 新品种证字第 7 号)、岭南黄鸡II号 (农09新品种证字第8号) 和岭南黄鸡3号配套系 (农09 新品种证字第 33 号)。
特征特性 : 岭南黄鸡Ⅰ号配套系 : 父母代公鸡为快羽,金黄羽,胸宽背直,单冠,胫较细、性成熟早。母鸡为快羽(可羽速自别雌雄),矮脚,三黄,胸肌发达,体型浑圆,单冠,性成熟早,产蛋性能高,饲料消耗少。商品代肉鸡为快羽,三黄,胸肌发达,胫较细,单冠,性成熟早。父母代种鸡 23 周龄开产,开产体重 1530 克,29-30 是产蛋高峰周龄,高峰期周平均产蛋率 85%,68 周龄入舍母鸡产种蛋 190 枚,产苗数 153 只,育雏育成期成活率 90-96%,20-68 周龄成活率大于 90%。商品代肉鸡 2003 年测定结果 : 岭南黄 I 号公鸡 56 日龄体重 1341 克,料肉比 1.95:1,母鸡 70 日龄体重 1523 克,料肉比 2.65:1。岭南黄鸡Ⅱ号配套系 : 父母代公鸡为快羽,羽、胫、皮肤三黄,胸宽背直,单冠,快长。母鸡为慢羽,羽、胫、皮肤三黄,体型呈楔形,单冠,性成熟早,蛋壳粉白色,生长速度中等,产蛋性能高。商品代肉鸡可羽速自别雌雄,公鸡为慢羽,母鸡为快羽。公鸡羽毛呈金黄色,母鸡全身羽毛黄色,部分鸡颈羽、主翼羽、 尾羽为麻黄色。 黄胫、 黄皮肤, 体型呈楔形, 单冠, 快长,早熟。父母代种鸡 24 周龄开产,开产体重 2350 克,30-31 是产蛋高峰周龄,高峰期周平均产蛋率 83%,68 周龄入舍母鸡产种蛋 185 枚,产苗数 150 只,育雏育成期成活率 90-96%,20-68周龄成活率大于 90%。商品代肉鸡 2003 年测定结果:岭南黄 II号公鸡 42 日龄体重 1530 克,料肉比 1.65:1,母鸡 42 日龄体重1275 克,料肉比 2.01:1。岭南黄鸡 III 号配套系:父母代公鸡为慢羽,三黄(羽、喙、脚黄),含胡须髯羽,胸深,胸肌饱满,身短、后躯发达,单冠,冠红。成年公鸡羽毛为金黄或棕红色,鸡冠面积较小、红色。母鸡为快羽,矮脚,体型小,单冠,冠红,早熟,繁殖性能高,省料,羽毛为黄色,蛋壳颜色为粉色。商品代公、母均为慢羽,正常体型,三黄(羽、喙、脚黄),含胡须髯羽,单冠、红色,早熟,身短、胸肌饱满。公鸡羽色为金黄色,母鸡羽色为浅黄色。父母代种鸡节粮、高产,66 周龄饲养日产蛋量达到 170-180 个,比我国著名地方鸡种惠阳胡须鸡提高 91%,每个蛋耗料150-160克, 66周龄饲养日产健雏数145-155只;商品代早熟性、早期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均优于惠阳三黄胡须鸡,经农业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2008),配套系商品代公鸡 17 周龄体重 1380.64 克,饲料转化率 3.80:1,成活率95.67%,母鸡 17 周龄体重 1219.43 克,饲料转化率 4.00:1,成活率 96.67%。
产量表现 : 岭南黄鸡Ⅰ号、 Ⅱ号、 III 号 配套系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 岭南黄鸡推广面涉及全国30个省、 市、 自治区。每年可直接向社会提供父母代种鸡 350 万套,商品代 6000 万只,社会出栏商品肉鸡达 4.5 亿只以上,占全国黄鸡出栏量的 10%,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养殖要点 :
一、前期准备工作
1、根据要求准备鸡笼、开食盘、料桶、饮水器、保温设施、兽用器械、消毒池、垫料、饲料及药物等。
2、全面清扫鸡舍及用具,并对鸡舍及四周、饮水系统进行消毒,进鸡前育雏舍提前升温。
二、饲养管理
1、种鸡育雏期管理要点
(1)随时观察雏鸡状态,适当调整温度;
(2)保持良好通风,无刺鼻、刺眼的感觉;
(3)适时断喙 ,且断喙前 1 天 ~ 2 天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多维,并在晚间进行减少应激;
(4)合理的光照强度和时间;
(5)适宜的密度。
2、种鸡育成期管理要点
(1)种鸡在育成期间必须实行限制饲养,保证适当的饲养密度,控制种鸡体重和均匀度。
(2)育成期采用自然光照和补充人工光照相结合的方 法,保 持 恒 定 的 光 照 时 数, 使 新 母 鸡 能 适 时 开 产。
3、种鸡产蛋期管理要点 :
(1)种鸡开产后,逐步增加光照时间至 16 小时恒定,原则上只能延长不能缩短,光照强度能加强不能减弱。
(2)采食量也要同步增加 ,产蛋高峰期过后视情况再逐步减少,同时注意监测种鸡体重。
(3)种公鸡要选留健康 、强壮、雄性特征明显的个体,并检查精液品质,淘汰差的公鸡。
4、商品肉鸡饲养管理要点 :
(1) 选择适宜的饲养方式;
(2) 用“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3) 保持饲料新鲜、饮水清洁;
(4) 适时断喙;
(5) 合理的光照制度;
(6) 合理的饲养密度;
(7) 分群饲养;
(8) 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
三、消毒、免疫及用药。
1、鸡场门口和鸡舍门口设消毒池或消毒盆等消毒设施,并定期对舍内外进行消毒;
2、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并由专职人员进行抗体监测;
3、药物使用和休药期应遵循国家法律规定。
四、无害化处理
死、淘鸡只和废弃物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处乱扔死鸡,以免污染环境。
适宜区域 : 适宜我省各地饲养
注意事项 : 指在栽培技术上应注意事项 , 如安全使用农药等。
选育单位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原畜牧研究所)
联系人 : 李 莹
联系电话 : 020-38694480
电子邮箱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