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主导品种:粤蚕细纤1号
品种来源 : 亲本组合:三(953)∕龙(芙 53)∥汇(7543白)∕源(湘 43 白)
审定情况 : 2010 年 12 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审定编号 : 粤审蚕 2011001
特征特性 : 四元杂交种。二化、素斑、三眠、眠性稳定 ,三眠率 98.00% 以上。正交卵色淡褐色,卵壳淡黄色;反交卵色淡紫褐色,卵壳白色;孵化、眠起齐一,群体发育整齐;壮蚕体型细长、结实,体色青白;老熟齐涌。茧形长椭圆,匀整,茧色洁白,缩皱细。全龄经过 19 ~ 20 天,比对照种两广二号缩短 1 天;虫蛹生命率 95.61%,一茧丝长 1146 米、解舒丝长838 米、解舒率 73.04%,比两广二号分别提高 17.54%、38.97%和18.36%。 净度95.38分, 茧丝纤度为1.853dtex。 断裂强度4.17克力/旦, 伸长率23.3%, 抱合116次, 分别提高12.70%、 6.88%、6.42%。生命力强,茧丝性状优良,可缫制 5A 级以上的生丝,是一对优质三眠细纤度品种。适合广东省蚕区饲养。
产量表现 : 50 公斤桑产茧量 3.18 公斤,比对照种两广二号提高 2.05%;50 公斤桑产丝量 0.47 公斤,比对照种两广二号提高 10.14%。
养殖要点 :
1、一、二龄给予适熟偏嫩的桑叶,并以 28 ~ 30 ℃的温度保护;
2、看蚕给桑,良桑饱食,三龄眠性较慢,加强将眠阶段的技术处理,防止饿眠和蚕儿发育不齐;
3、在二龄 、三龄眠期注意剔除由环境影响造成的极少数四眠蚕,剔除时间应掌握在二眠、三眠将眠至眠中进行,三眠蚕特征为体皮发光、蚕体粗短,而四眠蚕体皮发灰、蚕体较细长;
4、加强各阶段消毒防病工作,及时、彻底淘汰病蚕、死蚕,杜绝病源物的感染;
5、及时做好簇室簇具的准备,上簇不宜过密,切忌簇中高湿闷热,做好通风换气和降温排湿措施。
适应区域 : 适合广东省蚕区饲养
注意事项 : 蚕儿对农药特别敏感 ,注意桑园及其周边农作物施药后的残留期和可能的污染,饲养员避免与农药和家庭四害药物接触。
选育单位 : 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
联系人 : 郭定国
联系电话 : 020-87537441
电子邮箱 : [email protected]